「Finance的理財小教室」第二堂課 

 

「財務顧問」—家庭財務醫生/ Finance 楊明城 

 

財務顧問,這名詞近幾年來已經被使用得過於浮濫而導致大家對財務顧問有了不同的認知。有相當比例的人認為財務顧問就是專門為一些高資產/高收入的客戶提供服務的;也有人認為財務顧問(尤其指獨立財務顧問)是獨立於金融商品之外,為客戶提供財務建議,但不涉及金融商品;最糟糕的是有人認為財務顧問就是專門賣一些未在台灣核備的境外或國際金融商品的推銷員。

今天利用這個機會,Finance為大家正本清源的說明到底財務顧問是甚麼人,他能為消費者帶來甚麼不一樣、有價值的服務。

首先,從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來看,消費者不把錢當下花掉,去好好享受一番,卻去購買一個看不到、吃不到、摸不到、感受不到的金融商品時,他到底是為甚麼。為的就是「夢想」與「安心」。「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告訴我們,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人們應該降低現在的慾求。不購買有形的消費商品卻購買無形的金融商品就是這樣的情形。

 

做投資是為了「實現夢想、完成希望」

做投資是希望能多賺點錢,賺錢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給自己或家人更美好的未來:或許是早點退休、退休的生活品質好一點、或許是為子女準備高等教育費、或許是希望兒女們將來能少奮鬥個幾十年。

問題是「夢想」的實現可能是多年之後,現在到底要做多少的準備才能夠實現夢想、完成希望,往往就不是能夠那麼精準得算的出來。在此,人們選擇的方法就是盡量多存,當能存的有限時就希望報酬率愈高愈好。這樣的做法看似有理,其實是大有問題。

要多存,要不是多賺,要不是少花( 存錢 = 賺錢 – 花錢 ),在合法、合理、合情的情況下多賺當然是最好,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卻用了不合法理情的方法,那就有待商榷了。

少花當然是好,奢侈浪費不是好習慣,Finance也主張過簡樸生活,但有些錢是必須要花的,所謂的「必要」與「想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尺度,分寸的拿捏是要看自己的財務狀況與價值觀方能決定,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希望報酬率愈高愈好,第一堂課就提到報酬率的孿生兄弟—風險,追求高報酬就必須承受高風險,風險承受度是依每個人的投資屬性及每個夢想實現的時間長短而決定的,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追求報酬的極大化是努力的方向,但忽略風險承受度,一昧追求高報酬則往往付出慘痛的代價。

夢想具體化就是「財務目標」,可惜大部分的人在理財上忽略了這一點,目標不清楚下選擇工具往往是很荒謬的,就像不清楚要到哪裡去卻問坐飛機、火車還是開車哪個比較好是一樣的奇怪。

清楚目標不只是地點、還包括時間,一個鐘頭後與一個月後要到達台北,選擇的交通工具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人希望愈早退休愈好,但退休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有人在退休之後反而喪失了動力、鬥志,整個人消沉下來。

所以一個好的財務目標應包括時間及金額,譬如十五年後要有退休金兩千萬、七年後要有子女高等教育費四百萬,都是很明確的財務目標。

 

買保險是為了「沒有恐懼、永遠安心」

買保險是為了安心,深恐當萬一發生時,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而導致自己或家人陷入困境。但買保險的人卻又不希望領取理賠金。保險是一種非常矛盾的金融商品。因為保險所承受的風險事故,是因為不可預料與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損害。換句話說,無疑是人們所不樂見的事情。

既然是不願發生的,卻又不得已的需要購買,那就一定要用最少的金錢去購買:

想要發生的事情,錢花得愈多愈好;

不想發生的事情,錢花得愈少愈好。

<待續>

 

金融小辭典  ETF

  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大陸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香港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此基金以貼近某指數為目標,讓投資人投資ETF就像是投資該指數一樣,可以直接參與指數的報酬表現,並且又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交易基金。
ETF
與傳統的基金相比,最大的特色在於投資人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交易,並且可以進行融資融券的多空策略,相較於一般傳統基金,操作的空間更大也更具便利性。
ETF
成立目標就是要追求某特定指數的績效,所以每檔ETF都有一個追蹤的指數,並會根據追蹤的指數來調整本身的投資標的。舉例來說,若今天該檔ETF的追蹤指數是台灣五十,那此檔ETF便會去購買台灣五十所包含的股票,以使ETF的績效表現與台灣五十一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t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